原标题:【头条】说说印刷人的工作和收入
印刷厂休个周末有多难?及裕同、劲嘉、中荣、吉宏、翔港、环球等大厂,人均薪酬有多高?
12月1日,盛大印刷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篇推文。标题是:20亿!4930.89万!
推文显示:截止10月份,盛大印刷完成营收20亿元;1-11月,盛大印刷已经缴纳各项税额4930.89万元。
最近几年,盛大印刷发展神速,在圈内外声名鹊起。然而,这却是它第一次正式发布与经营相关的数据。
对商业印刷企业来说,一年20亿元的营收,曾经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盛大印刷在疫情之下用了10个月时间,把它变成了现实。
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加上最后两个月,盛大印刷2021年全年营收完全有希望突破25亿元。
在全国近10万家印刷企业中,这样的体量足以跻身前30名之列。
三好同学确信:盛大印刷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印刷企业,没有“之一”。
在首次公布经营数据的同时,盛大印刷还官宣了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决定:正式实施周日全员休息,不接单、不生产。
最近一两年,互联网大厂以“996”为代表的加班文化受到各界广泛声讨。殊不知包括印刷业在内的很多制造性行业,在生产一线基本都实行一天12小时两班倒的工作模式。
除了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多数印刷企业都可以说是常年无休,工人可以轮休、倒休,机器却很少停下来。
这些年,很多圈里人都在抱怨产能过剩、订单不足,印刷厂为什么还要7×24小时不停机,连全员休个周日都能成为大新闻?
用个时髦的词来说,或许就是:印刷圈内卷太严重。虽然天天开机业务未必饱满,但只要有一天不开机,老板就会担心订单跑到别人那里去。
因为你休别人不休,心急的客户就有溜走的可能。
常年两班倒的工作模式,让部分身处一线的印刷人身心疲惫,职业认同感降低。
就在前几天,还有人留言说:印刷工“基本上都是每天工作12小时,月工作330小时以上!”
三好同学算了一下:正好是每天12小时,每周倒休1天的工作节奏。
如今,作为商业印刷龙头,盛大印刷带头反内卷,每周日全员休息。这是否会引起其他大厂的跟进?
从目前各方反馈看,叫好的很多,不理解的也不少。主要理由还是:工厂想休息,可客户等不及。
还有同样做商业印刷的工厂专门发文表示:周末不打烊,继续采用轮休制做到休息接单两不误。
盛大印刷的事儿,就聊到这里。接下来,三好同学想继续说说印刷人的收入。
印刷人的收入到底低不低?
11月23日,发了篇《印刷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怎么样?10%月入不到2750元,50%低于4400元,年薪10万+的略超10%》。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人员(基本等同于印刷人)中,有10%年工资价位在3.30万元及以下,平均月收入等于或低于2750元;有25%在3.96万元及以下,平均月收入等于或低于3300元;有50%在5.27万元及以下,平均月收入不足4392元;有75%在7.42万元及以下,平均月收入不足6184元。
另有10%在10.11万元以上,平均月收入超过8425元,算是印刷圈的高收入群体。
尽管在制造性行业中,印刷人的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不算很低,这组数据还是让很多圈里的朋友感到不可思议。
典型评论如:“还有每月3000?学徒6000以上找不到人”、“开飞达都8000了”、“工资没有那么低吧,一般的岗位至少是5000左右,上万的技术岗位还是很多的,还不容易找到人”、“就算是杂工也不低于5000”……
印刷人的收入为什么没有想象高?
首先,要明确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这里给出的是不同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的分位值,而不是平均值。
所谓“分位值”就是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它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
比如,2020年印刷人工资价位的中位数是5.27万元。也就说:有50%的印刷人年收入在5.27万元及以下,平均月收入低于4392元。
另外50%印刷人的平均月收入,自然就在4392元以上。
按照一般统计规律,根据这个中位数来推算,全部印刷人的平均月收入应该在5000元以上。
因为一个高收入人员,通常可以拉动多个低收入人员。也就是所谓的“被平均”。
假如印刷人平均月收入恰好是5000元,这个水平又怎么样呢?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其中,城镇居民为43834元,农村居民为17131元。
虽然两组数据的口径并不一致,印刷人的收入超过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问题是:一边有人感慨“学徒6000以上找不到人”,一边的现实情况却是,有75%的印刷人月收入低于6184元。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这里面有两个可能:
一个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数据,覆盖了不同地区的从业人员。在东部沿海地区,可能的确有6000元招不到学徒的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却未必如此。
另一个是大家关注较多的,一般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实际上,还有一些从事简单手工劳动的从业人员,月收入大体也就三四千元。
比如,有圈里人评论说:河南印刷行业的人,机长工资偏高,普工也就是3000块钱一个月。
就像很多人不敢相信,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一样;不少圈里人都难以想象,全国有一半印刷人平均月收入不到4392元。
裕同、劲嘉、中荣等大厂人均收入有多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工资价位分布,反映的是各行业的整体情况。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行业,头部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通常都要好一些,有的还要好不少。
比如,最近很多媒体都在热炒的,2020年贵州茅台人均薪酬达到31万元,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最高。
印刷圈头部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又如何呢?在中荣印刷的招股书中,三好同学找到了现成的答案。
此前已经说过,中荣印刷以折叠彩盒、礼盒等产品为主打,主要服务于快速消费品和消费电子行业。
2020年,中荣印刷实现营收21.77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在印刷圈妥妥地算是头部企业。
同年,中荣印刷的员工数量为3173人,人均薪酬为10.02万元。换算成平均月薪,约为8350元。
相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印刷人工资价位分布,中荣印刷员工的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不少,平均薪酬10.02万元,十分接近仅有10%印刷人能达到的高位数10.11万元。
不过,平均薪酬与多数人的直观感受,往往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不同岗位的薪酬水平存在差异。比如,中荣印刷管理、销售岗位的平均薪酬均明显高出公司整体水平,分别达到25.53万元、18.06万元,研发岗位也有10.35万元。
占员工群体大多数的生产岗位,则为8.40万元,平均月薪恰好为7000元。这与行业水平相比还是有优势,但比中荣印刷整体的人均薪酬低了16.17%。
中荣印刷不同岗位人均薪酬情况(单位:万元/人)
二是招股书披露的薪酬包括了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公积金、福利等各种支出。而这一部分通常不会被员工计入自己的收入之内。
比如,2020年,社保、公积金和其他支出在中荣印刷非生产部门员工(管理、销售和研发)薪酬中的占比为12.29%,剩下的87.21%才是员工的真正收入:基本薪酬加绩效奖。
假如一名销售人员全年薪酬恰好是平均数18.06万元,他真正的收入水平则约为15.75万元。
再去掉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真正到手的收入大体在十三四万元。
中荣印刷非生产部门薪酬构成情况(单位:万元)
中荣印刷在招股书中,不仅给出了自己员工的薪酬情况,还拿5家圈内大厂做了对比:裕同科技、劲嘉股份、吉宏股份、环球印务、翔港科技。
这5家大厂员工的收入水平,又如何呢?
其中,裕同2020年的人均薪酬最高,达到12.23万元。考虑到裕同遍及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工厂布局,以及高达2万多人的员工队伍,能达到这样的薪酬水平,可谓相当不易。
烟包大佬劲嘉的人均薪酬,与裕同基本相当,为12.17万元。以药包闻名,近年来跨界进入互联网广告行业的环球印务,为11.03万元。
立足上海,业务与中荣有些类似的翔港,人均薪酬为10.77万元。上市以来业绩突飞猛进的吉宏,人均薪酬为8.66万元,包括中荣印刷在内,在6家大厂中最低。
6家印刷大厂2020年人均薪酬情况(单位:万元)
换算成平均月薪,裕同、劲嘉、环球、翔港、中荣、吉宏分别为10192元、10142元、9192元、8975元、8350元、7217元。
6家大厂的人工成本有多高?
三好同学相信:这6家大厂的员工收入,在圈内都处于上游水平。一来它们都是上市公司,二来它们的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大多处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可如果连部分上市公司,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在内的员工月均薪酬也只有七八千元,有75%的印刷人月收入不足6184元,50%月收入不足4392元,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一方面很多印刷人觉得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很多圈内企业却觉得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6家大厂员工的收入,又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呢?
2018-2020年间,有3家大厂的人均薪酬连续两年实现同比正增长。
其中,裕同2018年人均薪酬为9.40万元,在6家大厂中仅排名第4,但随后两年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5.43%、12.72%,2020年增至12.23万元,位居6家大厂之首。
劲嘉2018年人均薪酬为10.82万元,随后两年同比增幅分别为4.90%、7.22%,2020年达到12.17万元,仅次于裕同。
吉宏2018年人均薪酬为7.30万元,随后两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0.96%、6.91%,2020年达到8.66万元。
6家大厂人均薪酬变化情况(单位:万元/人)
其他3家企业都是先涨后跌,2020年人均薪酬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
其中,翔港2018年人均薪酬为11.68万元;2019年同比增长8.22%,达到12.64万元,连续两年位居6家大厂之首。但在2020年出现14.79%的同比负增长,降至10.77万元,排名也下滑到了第4位。
环球印务2018年人均薪酬为10.39万元,随后两年先涨6.26%,再跌0.09%,2020年为11.03万元。
中荣印刷2018年人均薪酬为9.33万元,2019年同比增长11.90%,达到10.44万元;2020年同比下滑4.02%,降至10.02万元。
2020年与2018年相比,裕同、劲嘉、吉宏、环球、中荣人均薪酬的增幅分别为30.11%、12.48%、18.63%、6.16%、7.40%,只有翔港减少了7.79%。
人均薪酬只是一方面,6家大厂每年付出的总薪酬又有多高?
根据中荣印刷招股书给出的平均薪酬情况,结合其他5家企业年报给出的相关数据,三好同学简单算了一下。
结果发现:2020年,裕同、劲嘉、中荣、吉宏、环球、翔港的员工总薪酬分别约为26.56亿元、6.08亿元、3.35亿元、2.97亿元、1.28亿元、1.17亿元,分别占各自年度营收的22.53%、14.51%、15.40%、6.74%、6.85%、24.21%。
显而易见,吉宏、环球员工总薪酬在营收中的占比,比其他4家大厂要低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吉宏、环球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分别来自跨境电商和互联网广告业务,营收结构与其他4家大厂存在较大差异。
6家大厂的员工总薪酬情况
各位老板,你一年为员工付出的总薪酬有多少,在营收中的占比又有多高?你觉得这几年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大吗?
当然了,不管老板的感受与员工的期望之间有多大差距, 要真正破解员工觉得收入低,老板觉得赚钱难的矛盾,最主要的出路还是:设法改善盈利能力,让员工和企业尽可能实现双赢。对不对?
来源:印刷企业家 作者:王三好
共享新时代,共享好资讯!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公开渠道,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只以信息交流与学习为目的,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原作者或机构不希望被转载,或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者的分享。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
【头条】 上海国际绿色包装展览会暨发展高峰论坛将于明年三月重磅登场
【头条】 30年砥砺前行,数字印刷工业化应用最新成果盛会将大放光彩
【头条】第四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精品展将于2022年3月2日-5日举办
【头条】印刷包装行业全面进入数字印刷发展新时代
【头条】大手笔大市场大平台
【头条】十四五时期促进企业品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器
【头条】上海国际广印展掀起文化创意设计风
【头条】上海国际印刷包装创意设计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头条】全球数字印刷工业化应用的扛鼎之作,第二十八届上海国际广印展将震撼上演
【头条】不负久候,如约而至!第二届上海国际创意设计印刷包装纸业精品展盛大开幕
【头条】文化创意设计结合数字印刷是企业走高质量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访】勇往直前——专访慈溪福山纸业橡塑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鹏峰
【专访】静水流深,不负韶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