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最大和最赚钱的10家印刷包装圈上市公司。及它们为什么能做这么大,究竟有多赚钱?
疫情之下,圈内老板多将目光聚焦到了一季度行业运行情况。
实际上,与一季报同期,圈内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业已基本披露完毕。之所以加个“基本”,是因为做 液体无菌食品包装的普丽盛,将年报发布时间推迟到了5月23日。
以往说年报,通常是列个表、排个序,然后漫漫说一遍。三四年下来,老板们似乎越来越提不起兴致。
所以, 三好同学这次准备换个套路:重点说说A股最大和最赚钱的10家圈内上市公司,并扒一扒它们为什么能做这么大,究竟有多赚钱。
其他20家公司则只在表格中罗列,不一一展开。
10家规模最大的公司
按三好同学自定的非官方标准,今年纳入统计的A股印刷包装圈上市公司共有30家。
2019年,这30家公司共实现营收827.91亿元,平均每家27.60亿元,同比增速均为5.90%。
其中,10家规模最大的公司,合计实现营收614.79亿元,占30家公司总量的74.26%;平均每家61.48亿元,比30家公司的平均值高出122.77%。
所以,这10家公司可谓圈内真正的大佬,即使在上市公司中,规模实力也明显高出一筹。
在10家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是合兴包装:2019年,营收同比下滑8.79%,但依然达到110.97亿元,连续两年成为本土唯一一家营收破百亿的印刷包装企业。
合兴有两个业务板块:一个是“包装制造”,也就是其自有工厂的纸箱、纸板等产品的生产;另一个是“产业链服务”,相当于纸箱行业的资源对接平台,通过订单的引入聚合一部分 印刷包装企业,实现产能共享以及原材料集采。
2019年,“包装制造”板块实现营收76.93亿元,同比下降17.51%。这其中,部分原因或许在于:瓦楞纸板等原材料价格的向下调整。可为例证的是,“包装制造”板块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了19.21%。
“产业链服务”实现营收34.03亿元,同比增长19.85%。显而易见,“产业链服务”已经成为合兴的主要增长点。
紧随合兴之后的是裕同科技:2019年实现营收98.45亿元,同比增长14.77%,距百亿大关一步之遥。
裕同的产品分为精品盒、说明书、纸箱、不干胶和其他。2019年,各类产品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精品盒和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70.51亿元、9.28亿元,同比增长14.31%、35.80%,对增量贡献最大。其他类产品中或许包括了,近两年开始发力的深圳云创的贡献。
位居第三的是奥瑞金,实现营收93.69亿元,同比增长14.60%。奥瑞金的产品相对纯粹,以印铁制罐为主,外加灌装服务。2019年,其营收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对4家波尔亚太工厂的收购。
位居第四的是紫江企业,实现营收92.11亿元,同比增长2.23%。紫江的产品相对多元,除了占据主导的印刷包装产品,如PET瓶及瓶坯、皇冠盖及标签、喷铝纸及纸板、纸包装、塑料瓶盖、薄膜等,还涉及房地产、快消品贸易、饮料OEM等。
2019年印刷包装圈上市公司营收排行(单位:万元)
位居第五的宝钢包装和位居第十的嘉美包装,与奥瑞金类似,均以印铁制罐为主业,分别实现营收57.70亿元、26.24亿元。前者同比增长15.92%,后者下滑同比11.36%。
位居第六的劲嘉股份和位居第八的东风股份,均是烟包印刷龙头,分别实现营收39.89亿元、31.73亿元,同比增长18.22%、-4.66%。
单就“烟标”产品而言,两家大佬的营收分别为27.82亿元、24.68亿元,劲嘉同比增长8.42%,东风同比下滑14.29%。
美盈森位居两家烟包大佬之间,排行第七:实现营收33.92亿元,同比增长4.41%。
近一两年,美盈森高调布局工业大麻、人造肉等热门行业,但以纸箱、彩盒为主的纸包装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达到96.91%。
位居第九的吉宏股份,在2016年上市之初年营收尚只有5.70亿元,近三年时间凭借大踏步的跨界成为圈内企业的成长之星。
2019年,吉宏实现营收30.09亿元,同比增长32.62%,增幅位居十强之首。其中,包装印刷业务贡献营收13.54亿元,同比增长27.80%,占比46.70%;以互联网广告、跨境电商为主的互联网业务贡献营收16.55亿元,同比增长36.85%,占比53.30%。
若纯粹以印刷包装业务收入作为排行依据,永新股份将取代吉宏进入前十,其营收为26.00亿元,同比增长11.47%。
10家最能赚钱的公司
扒完规模十强,再来看 10家最能赚钱的公司。
为方便对照,还是先看一下圈内上市公司 的整体情况:2019年,纳入统计的30家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57.12亿元,平均每家1.90亿元,同比增速均为-3.32%。
其中, 10家最能赚钱的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1.75亿元,占30家公司总量的90.61%,平均每家5.18亿元,比30家公司的平均值高出171.82%。
排名靠后的20家公司,合计净利润值仅为5.37亿元,占比不到10%,低得出人意料。
这是因为:长荣股份、顺灏股份、界龙实业3家公司,合计亏损近10亿元,拉低了这部分企业净利润的加总值。
在10家最能赚钱的公司中,裕同科技稳居第一:实现净利润10.45亿元。
在三好同学视野范围内, 裕同应该是国内第一家有公开数据可见,净利润破10亿的印刷包装企业。
这个数据有多惊人?2019年,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为437.6亿元,再扣除所得税,相当于不到40个裕同。
劲嘉股份紧随裕同之后,位居第二。从营收看,劲嘉相当于裕同的40.52%,但其净利润同比增长20.88%,达到8.77亿元,相当于裕同的83.91%。
这再次体现了烟包企业高出一筹的利润率。
另一家烟包大佬东风股份,受计提商誉、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净利润为4.12亿元,同比下滑44.92%,位居第六。但其净利润率仍有12.98%,高于裕同的10.61%,劲嘉则高达21.98%。
印铁制罐大佬奥瑞金位居第三,净利润为6.83亿元,同比增长203.15%。增幅之所以这么惊人,是因为:2018年,奥瑞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1亿元,拉低了净利润基数。
美盈森位居第四,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增长33.42%。作为一家瓦楞纸箱、纸盒类产品占据较大营收比例的企业,美盈森的净利润率达到15.78%,高于以精品盒为主的裕同,这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2019年印刷包装圈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单位:万元)
紫江企业净利润达到4.94亿元,同比增长14.20%,位居第五。从年报看,印刷包装业务应是其盈利的主力,其房地产业务主要是一个在售的别墅项目。
吉宏股份位居第七,实现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53.05%。其中,其跨境电商业务运营主体厦门吉客印,实现净利润1.56亿元;互联网广告业务运营主体北京龙域之星,实现净利润5971.65万元;从事创意设计及广告策划的厦门正奇,实现净利润6441.17万元。
显而易见,印刷包装业务贡献的利润,无法与新兴业务相提并论。
软包装企业永新股份,营收排行第11位,但净利润达到2.69亿元,同比增长19.44%,位居第八。这体现了其良好的利润率。
另外一家营收未能进入前十,仅排名第15位的东港股份,实现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3.88%,位居第十。
东港股份的主要产品是金融票据,近年来虽受到电子化的一定冲击,但利润率依然可观。
营收高居榜首的合兴包装,净利润略高于东港,四舍五入后同为2.67亿元,同比增长14.48%,仅位居第九。这主要受其纸箱、纸板类产品毛利率较低影响,2019年分别只有14.62%、4.58%。
营收位居前十的宝钢包装、嘉美包装,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72亿元,位居第16和13位。显而易见,同样做印铁制罐,它们的利润率与奥瑞金比有一定差距。
它们为什么能做这么大?
A股最大的10家圈内上市公司,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印刷包装企业在规模上能够达到的顶级水平。这通过2019年的“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可以得到印证。
在这一年的榜单(以2018年产品销售收入为依据)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有六家与A股最大的10家圈内上市重合:合兴、裕同、劲嘉、紫江、东风、美盈森,分列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位。
吉宏2018年营收为22.69亿元,名列第17位。而奥瑞金、宝钢包装、嘉美如果参与排行,都可以稳居前十之列。
同时, A股最赚钱的10家圈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在印刷包装企业中肯定名列前茅。毕竟,一年至少2.67亿元的真金白银不是那么好赚的。
由于不同产品类型印刷包装企业的利润率存在差异,规模最大与净利润最高的10家企业并不完全重合,但营收规模与净利润绝对值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尤其是在一些低毛利较低的细分市场,营收规模的放大可以弥补利润率的不足,推动净利润绝对值达到相对可观的水平。在这方面,合兴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所以,问题随之而来: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够做这么大?在它们崛起的背后有什么一般性的规律?
在三好同学看来,有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一是与各家企业的产品与细分市场定位有关。在A股规模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中,合兴、裕同、美盈森,均以纸包装产品为主。其中,合兴主打纸箱,裕同主打精品盒,美盈森则两者兼而有之。
劲嘉、东风同样主打纸包装,只不过主力产品是相对独特的烟包。奥瑞金、宝钢包装、嘉美,均以印铁制罐为主业;紫江则以塑料印刷包装产品为特色。
圈内老板都知道,纸张、塑料、金属,是最主流的印刷包装材料。而纸箱、精品盒、烟包、易拉罐,或部分塑料包装制品,要么由于市场规模可观,要么受下游客户影响产业集中度高,比较容易催生大型印刷包装企业。前者如纸箱,后者如精品盒、烟包、易拉罐和塑料饮料包装等。
其次,选对了定位还不一定够,有时候还需要获得超级客户的青睐。就像裕同背后的富士康以及隐藏在富士康等代工商背后的苹果,奥瑞金背后的红牛,吉宏背后的伊利,嘉美背后的“六个核桃”、紫江背后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等饮料巨头。
因为客户的规模足够大,才可能提供超出一般水平的大订单,从而推动印刷包装企业营收规模的快速放大。
第三,收购为部分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加速度。三好同学简单扒了一下,在规模最大的10家企业中,自2016年以来,查不到并购记录的似乎只有老牌上市公司紫江和2019年底刚刚上市的嘉美。
当然了,并购对不同企业规模扩张的贡献并不一样。在烟包大佬劲嘉、东风的崛起中,连续并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际纸业中国和东南亚工厂的收购,是合兴登顶行业第一的重要推手;奥瑞金对波尔亚太4家工厂的并购,有望推动其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宝钢包装的一桩大手笔并购重组,还在进行之中。
第四,产品扩张与跨界,有助于打破既有业务增长的天花板。比如,裕同在消费电子产品包装之外,快速推进的新业务布局,如:酒包、烟包、纸塑、化妆品包装等;劲嘉、东风在非烟包彩盒市场的拓展。
拓展的步子迈得大了,便变成了跨界。在这一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无疑当属吉宏。其上市三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广告、跨界电商业务的拓展与惊人增长。
当然了,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未必都能做大做强,但显而易的是:如果四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要想成为行业大佬肯定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各位老板如果对企业发展有着以“做大做强”为目标的追求,不妨看看自己手握哪些资源,具备哪些条件。然后,再来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规划、怎么干。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获取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