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1-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8.2亿件,同比增长23.7%。仅7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就完成69.4亿件。据此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且随着快速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纸类和塑料废弃物也将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不容忽视。所以,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妥善处理快递包装废弃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需求。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
在此之前,快递行业包装绿色标准化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中,在江苏,快递公司推广可循环周转箱,在湖南,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而随着《指导意见》的发布,快递行业的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将更快实现落地。
截至今年6月30日,快递行业已经基本实现电子运单全覆盖、减少快件二次包装率达67%,可循环中转袋应用比例达85.46%、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7%……
《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快递行业将进一步提升绿色包装标准化水平,落实严格有效的制度约束,推动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01.主要任务
(一)升级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对现行快递包装标准进行梳理评估,清理一批与行业发展和管理要求不符、内容互不衔接的标准。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顶层设计,发布快递绿色包装标准清单,明确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规范主体,建立覆盖产品、评价、管理、安全各类别,以及研发、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对于涉及快递包装材料环保性、安全性等技术要求,支持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于跨部门、跨行业的包装规格等通用类、接口类事项,支持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于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在单一领域适用的快递绿色包装产品,鼓励制定行业标准。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要求更严、水平更高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二)加快研制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研制快递包装产品绿色设计标准,在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快递包装全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推进快递包装源头治理;注重包装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推动环境感应和追溯技术纳入现有快递包装产品标准。支持原始创新,加速推进可降解、高性能快递包装材料的自主研发进程,在研发快递包装关键材料的同时,同步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鼓励应用创新,支持设计一批新型、简约和可重复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产品,并同步制定相关产品标准。研制快递绿色包装检测和产品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制定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贴近市场需求等优势,对探索性、创新性包装材料和产品,鼓励先行制定团体标准,积极推动标准应用,待成熟后转化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三)完善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考虑快递运输安全要求,完善适应实体渠道和电商渠道销售的商品包装规范。参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GB/T 31268)国家标准,研制快递业限制过度包装标准,对包装结构、材质、耗材等进行引导和约束,避免过度包装。修订《快递服务》(GB/T 27917)国家标准,推广自动化分拣、传输、装卸等设备,提高快递作业自动化程度,降低包装破损风险,减少二次包装。研制快递包装基本规范,制定生鲜、农特产品等快递业务包装操作规范,杜绝随意包装,提高包装安全性、规范性。
(四)抓紧制定快递包装回收支撑标准。制定逆向快递服务规范,制修订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末端设施标准规范,加入快递包装回收功能及要求,引导快递企业建立企业级回收体系。制定统一开放的数据信息、质量等级、管理规范等标准,支撑社会化快递包装循环共用平台建设。研制快递业包装废弃物污染控制规范,降低快递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五)促进快递包装产业上下游标准衔接。修订《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T 4892)国家标准,统筹考虑适应实体渠道和电商渠道销售的商品包装及快递包装需求,确立三者协调的模数标准。研制产品生产、销售、寄递各环节间的交付包装标准,鼓励应用原发包装和集装单元包装。推广1200mm×1000mm标准托盘规格尺寸,研究推广成套化、系列化的快递包装产品,推动电子商务经营者、快递企业使用符合《快递封装用品》(GB/T 16606)系列国家标准要求的包装产品,促进快递包装一体化运作。
(六)提高快递绿色包装标准约束性。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有关规定,围绕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鼓励相关部门在制定法律政策时引用快递绿色包装标准,提高标准约束力。加强部门协作,将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实施情况纳入快递、电商等行业监管,以及全国“无废城市”试点评估。
(七)推动快递绿色包装标准有效实施。依托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利用世界标准日、绿色邮政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面向快递企业、快递包装生产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实施宣贯活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相关要求和快递绿色包装相关标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自愿”的原则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鼓励电子商务经营者、快递企业采购符合绿色标准的快递包装产品。健全快递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动快递包装生产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快递企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八)提升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绿色包装先进理念和成熟做法。在跨境电子商务中推广中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对于进境快递,鼓励快递企业按照中国标准进行封装;对于出境快递,支持向国际用户分享中国标准。系统分析国际国外快递包装标准化发展现状,总结提炼我国快递包装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包装、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分享中国经验。
0.2保护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发展改革委、邮政局等有关部门成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联合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各地区抓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在本地区的应用推广与实施监督,逐步建立部门互动、区域联动、上下齐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优惠政策,加大对达到绿色标准的快递包装生产企业,以及使用快递绿色包装产品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快递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科学研究。鼓励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经营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快递绿色包装实验室,推进包装新材料、可降解材料、新型包装容器、减量化包装结构和方式、包装产品检测等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支持快递绿色包装实验室纳入邮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在国家科技项目、科技人才评选、标准研制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总结宣传各地开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社会各界对快递绿色包装标准的认知,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培育良好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氛围。
2020年就有一些需要完成的目标:
2020年年底前,出台《绿色产品评价 快递封装用品》等一批相关基础标准。
2020年年底前,立项一批支撑法律政策落实的标准,加大标准对法律政策的支撑力度。
2020年年底前,建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集中开展一批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宣贯活动,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一批推动绿色快递包装的政策和标准就要齐齐亮相,或者提前酝酿起来了。
而到2022年年底:
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分批出台一批与绿色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包装材料、产品、管理与服务标准;推动重要快递绿色包装标准被法律法规、政策引用,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协调联动体系基本形成;依据标准开展统计监测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机制更加健全,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标准监督机制基本形成。
意见要求,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与法律政策协调配套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推动标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支撑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取得显著成效。
意见提出了一些基本任务,包括升级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加快研制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完善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抓紧制定快递包装回收支撑标准、促进快递包装产业上下游标准衔接、提高快递绿色包装标准约束性、推动快递绿色包装标准有效实施和提升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国际化水平。
有几个点值得注意:
1、清理一批与行业发展和管理要求不符、内容互不衔接的标准。
2、发布快递绿色包装标准清单,对于涉及快递包装材料环保性、安全性等技术要求,支持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3、推动环境感应和追溯技术纳入现有快递包装产品标准。
4、制定生鲜、农特产品等快递业务包装操作规范。
5、制修订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末端设施标准规范,加入快递包装回收功能及要求。
6、推广1200mm×1000mm标准托盘规格尺寸。
7、将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实施情况纳入快递、电商等行业监管,以及全国“无废城市”试点评估。
6月,国家邮政局刚刚发布《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经营邮政通信业务的企业等使用包装作出了详尽规定。
如今随着更多政策和标准的落地,可见快递行业即将迎接一场新的“绿色”风暴。
END
“废废回收”是迎合国家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 + 再生资源回收”理念,打造的专为再生资源行业下游用户提供大数据服务的线上平台。
家庭和产废单位:在线上下单更便捷,下单后等待回收人员来电或及时呼叫回收人员上门服务,并快速转发分享给好友,卖废品有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物资。
回收人员:收货不再盲目奔波,打开废废回收在家接单,高温酷暑,寒风雨雪,不用再露宿街头,附近有单会及时提醒,还可以主动致电预约。
导航功能更是让回收人员在出门前进行合理规划路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回收站:变守株待兔式收货为主动营销,拉近和回收人员的线上互动,赋能回收站是废废回收的重点服务,例如:增加送货量、卖更好的价格,规范管理,品牌运营,统一形象等。
废品交易上“废废回收”,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废回收结合现有传统的再生资源交易模式,整合产业链,赋能下游终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的创新经营模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聚天下资源让世界更美丽”是我们的伟大使命,让我们聚首再生行业,共话千秋伟业!业界同仁携起手来为明天的信息互联共谱华丽篇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奉献力量,助力美丽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