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第三集】景德镇陶瓷包装企业和包装改进是怎么形成的

今年是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创建五周年,我们将陆续推送八集《景德镇陶瓷包装演绎史》系列微信,全面介绍千年来景德镇陶瓷包装变化以及包装博物馆建立以来所做的工作,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希望各位朋友给予转发和推送,让更多的朋友对景德镇陶瓷包装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一、我市陶瓷包装企业的形成众所周知,陶瓷稻草包装曾在历史上对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随着对外陶瓷贸易交流的不断扩大,景德镇陶瓷稻草包装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稻草包装霉烂不卫生、劳动强度大,包装产能低、火灾隐患大,破损率偏高,更重要是影响景德镇陶瓷声誉,影响陶瓷品牌建设与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所以,改进陶瓷包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陶瓷稻草包装在仓库存放产生霉烂散包现象。

解放初期,因稻草包装难以适应航空和大型现代远洋货轮运输,故出口瓷均采用了木丝木箱包装。但木丝木箱包装每年消耗大量木材,同时,木箱加工和运输成本既偏高又费时,因而,瓦楞纸箱包装应运而生。

木丝木箱包装。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包装企业,到60年代未,我市陶瓷包装纸箱(盒)生产是在当时文革期间生产领袖像章包装盒(袋)基础上发展演变过来的,后来逐渐形成了北区纸箱厂(后更名为景德镇市第一纸箱厂)和南区纸箱厂,当时两家纸箱厂主要生产少量的出口陶瓷包装箱(盒)。上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市第一纸箱厂与南区纸箱厂同时在金鱼山建新厂,时任市委书记欧阳志凤到实地考察,认为两家企业不如合二为一,以利于我市包装企业做大做强。遵照市领导的指示,经市轻化工业局与景南区政府及两家企业共同协商,决定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纸箱厂。从而,加快了我市陶瓷包装行业的发展步伐。随着陶瓷包装产业的发展,市出口纸箱厂、新华外贸纸箱厂、竟成纸箱厂、罗家纸箱厂等10余家包装企业先后诞生,形成了整个陶瓷包装行业体系。

上世纪70年代,原景德镇市第一纸箱厂办公地址,老祥集上弄(现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

上世纪50年代未,为提前介入陶瓷包装的改进,弥补我市造纸领域空白,景德镇市成立了首家造纸厂,为解决我市陶瓷包装纸箱原料用纸做了大量先期准备工作。随后乐平造纸厂、罗家造纸厂等企业先后建立。

上世纪60年代,景德镇市造纸厂造纸设备。

上世纪60年代未,景德镇出口陶瓷瓦楞纸箱包装。

二、我市陶瓷包装全面改进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1980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下称中包协)、1983年江西省包装技术协会(下称省包协)先后成立,1984年,景德镇市包装技术协会(下称市包协)成立,原经贸委副主任冯上松任首任会长。1984年,全国开展包装大检查活动,我市陶瓷稻草包装被列为全国重点改进项目。1984,我市成立了以副市长喻长林为组长的市包装大检查领导小组。1985年,鉴于包装大检查工作重点转入到陶瓷包装全面改进,市政府决定原包装大检查领导小组更名为市改进包装领导小组。

1984年,景德镇市包装技术协会成立大会的出席证。

1987年,时任景德镇市副市长、市改进包装领导小组组长、市包协名誉会长喻长林(右二)、时任经贸委副主任市包协会长冯上松(右一)、时任省陶瓷工业公司总工程师、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熊汉中(左一)在观看陶瓷包装作品展,

陶瓷包装改进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中国轻工业部、中国包协等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先后多次专程到景德镇指导和考察陶瓷包装改进。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把陶瓷包装改进列为发展陶瓷经济的重要环节,先后制定了陶瓷包装发展纲要和改进目标,并请示和要求多部门为景德镇陶瓷包装改进投入资金支持,这为陶瓷包装的改进发挥了重大作用。

1984年8月,时任省长赵增益(图中)深入我市包装企业调研,对我市陶瓷产品包装改进极为重视和关注,并表示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支持。

1986年,全国包装大检查领导小组会议在景德镇召开,时任省委书记万绍芬(右三)、副省长钱家铭(右一)专程到景德镇出席此次高级别会议,并表示对陶瓷包装改进给予有力支持。

1986年,时任中包协副会长、全国包装大检查办公室主任高首善(右三)、全国包装大检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文驹(左一)在省包协会长刘振东(右二)、市包协会长冯上松(左二)陪同下考察景德镇市纸箱厂。

1991年,时任轻工业部部长陈士能(右一)在省轻工厅、市轻化局领导的陪同下,考察景德镇市纸箱厂,并表示在轻工业方面给予陶瓷包装企业的支持。

1989年,时任副省长钱家铭专程到我市考察陶瓷包装工作(从左至右:副市长王伟科、市纸箱厂厂长王镇生、市经贸委副主任、市包协会长冯上松、市长舒圣佑、省包协会长刘振东、副省长钱家铭、市轻化局生产科科长李春华)。

1985年,时任省包协会长刘振东(右)到我市包装企业考察并指导包装改进工作

2、引进国内外先进包装设备

为提高陶瓷包装产品的质量和满足陶瓷产品包装的需求,省、市政府和中国包装总公司加大了我市包装企业的投入和资金扶持。从1985年开始,我市各包装企业纷纷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包装设备和技术改造 。

景德镇市纸箱厂。

景德镇市纸箱厂引进全省第一条全自动瓦楞纸板机生产线。

景德镇市纸箱厂引进全省第一条日本全自动瓦楞纸板印刷开槽机。

景德镇市纸箱厂引进的全省第一套意大利瓦楞纸箱质量检测设备。

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欧阳志凤(左二)在市轻化局局长余宝恩(右二)、副局长赵俊(右一)陪同下,到景德镇市纸箱厂考察新设备引进和运作情况。

景德镇市造纸厂。

同时,景德镇市造纸厂也加快了引进先进大型造纸设备,为陶瓷包装生产提供高质量原纸材料。

景德镇市造纸厂生产的优质原纸材料。

景德镇市出口纸箱厂也引进了自动瓦楞纸板机生产设备。

资金的投入和设备引进,使我市包装企业生产的瓦楞纸箱陶瓷包装产品品质焕然一新,许多陶瓷包装产品先后获全省优质产品和新产品奖。

3、设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为加快陶瓷包装改进,1985年,组建了由我市各陶瓷、包装企业、大专院校的设计人员组成了一支陶瓷包装设计专业队伍(现已有多名设计人员成为了陶瓷艺术大师),并成立了以熊汉中大师任首席主任委员的专业化包装装潢设计委员会。

1988年,我市部分陶瓷、包装企业、大专院校的设计人员合影。他们分别是:曹勋荣、李文行、熊汉中、程曲流、方文贤、宁勤征、胡光震、彭荣新、许允湖、严维明、李少成、孟木根、李善民、杨润发、胡建民、黄清波、仇文虎等人(赵水涛摄影)。

同时,我市各企业先后对外选派了100多人(次)赴北京、上海、天津、无锡、苏州等地参加大专院校和包装行业各种专业人员的学习、进修、培训和深造。与此同时,在全市陶瓷、包装企业职工中举办多种形式的瓦楞纸箱陶瓷包装培训班、学习班,近千名陶瓷包装职工得到专业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陶瓷包装管理、技术、操作等水平,邀请国外包装专家来我市讲授包装工程课程,并派人员赴国外考察学习,多批次参加各种包装设计交流和出国进行包装设计培训。

1985年,我市有6名设计人员参加首届中国包装装潢设计刊授大学学习。

市纸箱厂先后派3名设计人员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学习。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派欧阳景(前左一)赴日本培训。

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派孟木根等人参加联合国包装设计专家访华讲学。

1990年1月,省包协副会长苏明(右一)、市包协副会长冯上松(左二)、省陶瓷出口公司设计师孟木根(右二)在日本考察包装情况。

1993年邀请日本包装专家岗田晃三先生(左一)来景德镇授课。

市包装协会第二任会长李火保(中)、包协秘书长曹勋荣(右二)、市设计委秘书长冯双燕(左一)、市设计委副主任、市纸箱厂设计室主任赵水涛(右一)与日本包装专家岗田晃三先生(左二)合影。

1986年,市纸箱厂选派10多名技术人员到天津培训。

1986年,受市包装技术协会邀请,我国著名装潢艺术设计家,上海轻工业专业学院资深教授丁浩(右)先生来我市陶瓷职工大学讲授包装设计课程。

同时,邀请上海著名设计师柯烈(右)、上海大学教授杨艾强(中)来我市陶瓷职工大学讲授包装设计课程。

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

在景德镇陶瓷包装的改进时期,各新闻媒体单位对此项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全力配合,为引导促进和加快推进我市陶瓷包装改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包装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景德镇日报》、景德镇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均全方位宣传和报道了景德镇陶瓷包装改进

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景德镇陶瓷包装改进

1986年,市电视台主持人郭顺安、记者刘宇林深入包装企业采访报道。

1986年,市电视台主持人郭顺安、记者刘宇林在广场陶瓷市场针对陶瓷包装改进问题采访一福建来我市购瓷的消费者。

1989年,市包协、市轻化局联合在珠山路画廊举办陶瓷包装改进图片展。

四、包装检查与标准制订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我市陶瓷包装“以纸代草”改进工作中。市包装大检查(改进)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两次全市陶瓷包装大检查(抽查),对我市相关陶瓷企业、包装企业、包装设计、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指导,全力推动陶瓷包装改进工作顺利进行。

陶瓷企业人员在包装车间探讨“以纸代草”陶瓷包装改进。

检查组对陶瓷企业出口陶瓷包装进行抽样检查

检查组对陶瓷企业出口陶瓷包装和内销陶瓷包装进行检查

为全面规范我市出口陶瓷和内销陶瓷包装的统一标准,1985年至1986年先后制订了景德镇内销陶瓷纸箱(盒)地方标准和出口陶瓷纸箱(盒)包装标准,这在全国陶瓷行业中是走在前列的。

内销陶瓷纸箱(盒)地方标准

出口陶瓷纸箱(盒)包装规范标准汇编。

五、陶瓷彩印包装全面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市内销陶瓷几乎以稻草包装为主,彩印包装是空白,出口陶瓷彩印包装一般由外贸单位在外地加工制作好后,发到我市装好陶瓷产品后再发至国外。而我市当时新华印刷厂,是以印刷书刊、教科书、杂志为主,尚未全面介入到包装领域。因而,尽快发展彩印陶瓷包装势在必行。上世纪80年代,由外贸部门为我市制作的出口彩印陶瓷茶具包装。

上世纪80年代,由外贸部门为我市制作的出口彩印陶瓷饭具包装。

1990年,借北京举办十一届亚运会和我市举办第一届陶瓷节机遇,在时任市委书记江国镇亲自过问下,我市彩印陶瓷包装被列为市包协的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彩印陶瓷包装正式启动,促进陶瓷包装升级换代。

1990年,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节在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

首届陶瓷节期间,时任市委书记江国镇陪同原北京市北京市市长、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村村长焦若愚在市陶瓷馆参观彩印陶瓷包装产品。

1990年,市纸箱厂为第十一届亚运会设计生产的亚运会纪念瓷盘包装。

1990年,市纸箱厂红叶陶瓷设计生产的15头咖啡具彩印包装。

1990年,市纸箱厂为人民瓷厂设计生产的餐具彩印包装。

1990年,市纸箱厂为光明瓷厂设计生产的餐具彩印包装。

1990年,市纸箱厂为光明瓷厂设计生产的茶杯彩印包装。

在90年代初,彩印陶瓷包装印刷大全部在外地印刷,小尺寸、小批量的在新华印刷厂印制,这严重制约了我市彩印陶瓷包装的发展步伐。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各包装印刷企业全面启动彩印包装设备引进的技术改造。景德镇市纸箱厂合资筹建江西德东彩印包装有限公司,1993年从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先进的彩印包装配套设备。从而,使我市陶瓷包装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93年,市纸箱厂引进先进的德国海德堡五色胶印机。

1993年,市纸箱厂引进先进的日本全自动模切机。

同时,市新华印刷厂购进北京人民印刷机械厂生产的四色胶印机。对原印刷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增添包装生产设备,投入到彩印陶瓷包装印制生产中。

市新华印刷厂

市新华印刷厂的四色胶印机。

陶瓷企业正在使用彩印陶瓷包装。

1995年,时任省包协会长曾春生到我市调研彩印陶瓷包装生产情况。

六、参加展览评比并获各类奖项

1984-2000年,在16年陶瓷包装改进中,由于成绩突出,市政府、市包装改进领导小组、市包协多次受到国家及省政府有关部门表扬和嘉奖。陶瓷、包装企业和从事陶瓷包装管理、设计人员也多次受到中包协、省包协多次奖励。

1987年5月,市纸箱厂包装设计师赵水涛(后排右二)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前排中)、国务委员张劲夫(前排右三)亲切接见,并在中南海紫光阁合影纪念。

在16年中,我市多次组织并选送有关陶瓷包装作品参加国际、全国、华东地区、南京区域、全省各级包装设计大赛活动。其中选送的100多件(次)陶瓷包装作品在国际、全国、华东、南京区域、全省各级别设计大赛活动中获奖,为景德镇陶瓷包装争得了荣誉。

1987年,我市组织陶瓷包装产品参加全国包装改进成果展览会。在此次展览会中,我市陶瓷包装产品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和中国包装协会领导高度评价。时任江西省省长赵增益等省领导专程到中国美术馆参观展览。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观看我市陶瓷包装产品。

我市代表赵水涛(左三)与时任省长赵增益(右四)、省人大主任许勤(右三)、中国包装协会副会长、全国包装大检查办公室主任高首善(右五)、副省长张逢雨(左五)及省政府、省包协领导在展览馆合影纪念。

1990年,我市组织陶瓷包装产品(材料)参加第二届国际包装技术展览会。在此次展览会评比中,我市陶瓷包装产品(材料)获三个国际金奖,两个银奖。

1990年,我市陶瓷包装产品获三个国际金奖。

1992年,我市组织陶瓷包装产品参加第三届全国包装装潢设计评比。在此次展览会评比中,我市陶瓷包装产品获得全省参赛产品的唯一银奖。中包协会长邱纯甫在观看我市陶瓷包装参赛作品。

1987年,组织陶瓷包装产品参加江西省入选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华东大奖作品评比。我市评委赵水涛与时任江西省副省长钱家铭(前排左五)及省包装协会领导和评委在省工艺美术馆合影。

1989年,我市选送陶瓷包装产品参加在福州举办的第五届华东大奖作品评比。并组织我市代表团参观展览会。

1985年,我市主办的第二届包装装潢设计评比在市政府会议室举行。市纸箱厂包装设计师在向时任副市长喻长林(右三)、经贸委主任樊浦(左二)等领导介绍参赛的陶瓷包装作品。

我市陶瓷包装产品部分获奖产品证书、奖杯。

七、锦盒包装的开发使用由来

锦盒礼品包装历史悠久,但在我市只有40多年历史。早在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际,来我市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商贸、交流和旅游的外国客人逐渐增加。但在交往之中,我市陶瓷没有好的礼品包装,经常用一些低档的纸盒或纸张简单包装一下,在国际交流中时常面临尴尬的处境。为此,根据市政府的指示要求,省陶瓷工业公司委派总工程师熊汉中到北京取经,熊汉中老师到北京琉璃厂亲自考察锦盒制作过程后,到南昌纺织厂买了几米锦缎布后就返回,到公司后,他找到我市一位裱画的李师傅,让李师傅根据他考察锦盒制作的过程,做出了一个锦盒样品,并初步得到公司领导认可。此后,又通过多次试做,终于手工制作了10几个普通型的锦盒样品,但当时量并不是很大。

当时锦盒陶瓷包装上粘贴的不干胶标签。

而与此同时,市纸箱厂在原平板盒生产基础上进行调整,提升为锦盒礼品包装生产,并成立了锦盒车间,全面介入锦盒包装生产,并派技术人员分别到扬州、苏州、无锡等地专业学习锦盒包装设计制作,同时高薪聘请扬州师傅到车间指导工人制作锦盒生产。从此,我市陶瓷包装锦盒走进了陶瓷包装队列,市纸箱厂设计生产的各种陶瓷锦盒作品也多次获奖。这是当时扬州顾师傅做的锦盒陶瓷花瓶包装样品。

景德镇各个时期的陶瓷包装方式方法均对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让我们向景德镇包装界的前人致意!是他们的智慧把景德镇陶瓷送向了世界顶峰。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光临指导参观和学术交流。

本微信文字资料归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所有。需引用文字请标明来源。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江西省平面(包装)设计大师、博物馆馆长、陶瓷稻草包装技艺非遗传人:赵水涛江西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包装设计工程师、博物馆副馆长:季   方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物馆研究部主任:郑铭磊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赵   娟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演绎组组长、陶瓷稻草包装技艺非遗传人:熊国耀

平台注册入口